台灣投資新聞稿-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決策—2019智慧製造座談會

美中貿易戰,台灣一再被點名是亞洲週邊獲利國家之一。面對這波轉單效應,台灣產業該如何從中獲利?過去的生產模式該如何調整因應才能做好準備?為使台灣的傳統產業能夠思考藉由此次商機轉型升級,台杉投資特別邀請自2011年起轉型關燈智慧工廠有成的日月光集團吳田玉執行長進行經驗分享。此次座談台杉投資也特別邀請台灣的科技新創團隊出席,讓新創也能了解傳統產業的轉型想法,激盪出未來可能合作的機會。

 

「2019智慧製造座談會–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決策」於2019年12月18日舉行。座談會由台杉投資主辦,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共同合辦。AppWorks 之初創投、TAIRA(Taiwan AI Robotics Accelerator)南科加速器、TAIROA社團法人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共同協辦。座談會由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暨執行長吳田玉以「日月光關燈工廠經驗分享」進行主題演講。兩個新創團隊:機器人觸覺皮膚技術的原見精機蘇瑞堯董事長、自由系統俞伯翰總經理進行智慧製造新創分享。最後則邀請科技部長陳良基與吳田玉執行長、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李昌鴻焦點對談:「台灣製造業的智慧轉型之路」。會場有來自超過130位,台灣傳統科技大廠及由三個協辦之加速器所推薦相關領域的新創團隊出席。

 

台杉投資董事長吳榮義在致詞時表示,智慧製造的領域很廣,面對科技技術不斷的翻新,包括AI、3D列印、大數據或是邊緣運算,每一項技術都相當的專業,在人才及設備的提升,也需要大筆資金的挹注。對企業領導人及管理階層來說,最關鍵的挑戰還是必須要清楚轉型的方向是否正確。這時候,如果能吸收成功者的經驗,就相當重要。台杉在2019年8 月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有AI大神稱號的吳恩達,來台進行AI的發展與運用的分析。這次由日月光吳執行長分享關燈工程的做法。在這幾次的活動規劃中,台杉也發現企業對於運用科技創新的需求相當強烈。此次邀請新創團隊出席,就是希望企業也可以尋求外部新創團隊的合作。

 

吳田玉執行長在分享時表示,日月光集團自2011年起,由內部四位工程師開始進行關燈工廠(lights-out manufacturing)的規劃作業,也就是指廠房全自動生產不需現場作業員。他建議企業在進行轉型時一定要有客戶的支持,貨量也要充足,因為生產線必須同時應付轉型及現有生產的需求。企業主也要有持續資源投入進行軟硬體整合的準備,認知到轉型是一旦投入就要持續的不歸路,才能達到工廠轉型的目標。

 

但是,企業為何要進行智慧轉型?吳田玉表示,其實一開始的想法是要面對中國的競爭。但隨著工業4.0及國際客戶要求追溯產品製程及公司對生產製程的大數據分析及E化管控,促成2011年日月光內部4位工程師開始規劃第一座關燈工廠。當時的最大問題是人才。因為沒有工程師知道如何去串接高達數百種來自不同下游工廠的不同機器。自動化是要共同的規格,但心須是先改機器才能執行下一步的運作。第一座關燈工廠從規劃到完成花了近6年的時間,是最困難的。但有了經驗之後,後續的規劃就相當快速。到2020年,將有400位的工程師投入並且完成第15座關燈工廠。吳田玉表示關燈工廠是綜合性的技術運用,主要是人工智慧應用在資安、影像辨識,大數據分析材料、貨況的追蹤並建立即時派工系統及自動化技術應用整合科技。綜合的應用才能達到數位轉型並建構高產值、高效率及高品質的關燈工廠。執行關燈工廠至今,日月光在測試方面交期縮短33%,節省86%人力,而1座關燈工廠約投資9410萬元,約2.8年回收。

 

關燈工廠、智慧工廠的發展,另一個引發的問題則是自動化取代人力。吳田玉表示,智慧工廠確實會影響到部分工作機會,主要還是第一線的作業員,但同時也會有其它的工作機會出現。目前日月光集團所聘用的62000個員工中,工程師的人數就超過作業員。「未來我們要成為全台灣員工人數最多的企業。」吳田玉強調,智慧化影響的不是人力減少的問題,而是提高了工作的附加價值。「是高薪的附加價值」。他認為智慧製造程序複雜,不同規模的工廠有不同的自動化需求。台灣在製程智慧化的經驗與優勢絕對是台灣製造業未來的利基,甚至是可以整體輸出的競爭力。

 

科技部長陳良基也回應表示,現代科技進步相當快速,半導體的產業是支撐科技發展的關鍵,產業本身也一定要進行革新。而在數位革命過程中,台灣適合成為技術提供者。產業有智慧化與異業技術整合的需求,這部分有許多的技術研發都在學界。科技部除了會提供足夠經費讓學界的AI技術人才可以到各國去學習。也會透過各種不同的計畫,整合學界與業界。陳良基表示,,至於目前業界面臨的技術與人才問題,政府會持續努力,並與外界保持更多聯繫。

 

至於在傳統產業的智慧化過程中,新創團隊可以提供哪些協助?吳田玉認為新創可以先從中小型企業的智慧化過程著手。由於企業的關鍵技術與IP是競爭的基礎,他認為新創應該了解企業的顧慮,先從簡單的製程調整切入。由年輕人想新的idea,再交由有但生產製造規劃經驗的人執行。因為「有經驗的人不會創新」。他很願意分享日月光智慧製造的經驗,讓其它公司參考,新創也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技術的切入點。

 

出席貴賓合影:(由左至右)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亞洲.矽谷投資長吳聰慶、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科技部長陳良基、台杉投資董事長吳榮義、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暨執行長吳田玉、眾達法律事務所黃日燦律師、自由系統俞伯翰總經理、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李昌鴻、原見精機蘇瑞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