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技術、人才、資金絆腳石 台生技產業起飛 (孔繁建)

曾創立三家公司,其中兩家成功上市,在1970年代就踏入生技圈的維梧資本(Vivo Capital)創辦人孔繁建,憑藉多年累積的經驗致力投資美國與大中華區生技產業,維梧資本已是華人圈最大生技創投,目前管理超過17億美金的基金,同時也包括台灣矽谷科技基金。他更是經常參與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會議,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提出建言。

 

清楚區隔醫療產品與消費性產品

 

孔繁建指出生物科技產品可分為醫療產品與消費性產品,投資人必須認清這兩者差別,避免盲目投資。許多投資人不明白所投資的生技公司是何種屬性,抱持著「先投再說,反正之後會賣給大公司」,這樣的想法是很有問題的。

 

醫療產品與消費性產品最大界線是前者需通過相關檢驗程序並經過主管機關批准才能在市場販售,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或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而包括營養品、面膜等保養品這類的消費性產品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市場做好行銷與區隔。

 

投資人與創業者都需明確認知要投資或設立的新創公司是要做產品還是要靠賣技術獲利,若要做產品則必須了解是要做醫療產品或是消費性產品,投資人有了清楚認知才能分析此一新創公司的潛力為何、以及評估其市場價值。

 

談及醫療產品,孔繁建直指台灣目前的環境對於發展醫療產品的新創公司非常不利。新創公司成功的三要素包括:技術、人才、資金,台灣必須能解決三要素的問題才有機會推動生技產業。首先是技術,台灣真正製造創新醫療產品的公司並不多,許多藥廠只是生產學名藥或改變劑型,嚴格說起來並不算是應用生物技術,也談不上創新,因此台灣的生技新創公司要成功首先必須要擁有特殊技術才能切入市場。

 

第二,台灣缺乏實際開發醫療產品的人才。台灣不乏醫療研究人才,但十分欠缺將醫療研究結果商品化的人才,孔繁建認為與其到國外聘請醫療產品研究的教授,不如找對醫療產品商品化有經驗的人才,更有助於台灣生技產業的推動。

 

第三,募資困難。台灣創投的投資標的都是較為成熟的公司,對於新創公司限制較多,且投資人經過10多年來投資生技公司的血淚經驗,對生技產業雖已有初步了解,目前對投予生技類公司的資金並不充裕。但如果有好的技術仍然會吸引人投資,目前在A輪的公司募資是相對容易,到了B輪儘管初始技術風險已降低,但新創公司該如何提升市場價值,如何找到有經驗的專業投資者投資就成了問題。此外法規上的限制也讓國際投資資金對台灣生技公司卻步,導致在第三、第四輪的資金不通暢,這也使得前面階段的投資會更為謹慎。

 

從事醫療產品的開發是段非常漫長且高風險的過程,需要長時間以及充沛的資金才能達成,從近期中裕愛滋病新藥花費10年甫獲得美國FDA核准上市就可見一斑。

 

政府應健全投資環境 鬆綁法規

 

以維梧資本來說,所投資的生技公司大都是其治療技術已經在臨床試驗階段,已有人體實驗數據與病例較能吸引投資。台灣儘管許多醫學中心與醫學院教授也都嘗試不少醫學研究計畫,然而「千里馬還需遇上伯樂才行」,這些計畫大都僅止於論文發表,缺乏進一步商品化的可行性分析,孔繁建建議有志投入生技產業創業者應花時間對市場需求有一番了解,才能找到最棒的點子。

 

要推動生技醫療產品產業發展,人才是一大問題,儘管目前許多生技研究單位都有設立技術移轉中心,但是「恐怕看熱鬧的人多,真正懂行道的並不多」,孔繁建再次提到醫療產品商品化人才的缺乏是台灣推動生技產業最脆弱的一環。

 

在技術方面,台灣廠商若要從無到有發展全新的生技醫療商品,所耗時間將會非常漫長,透過引進國外已被實證的模式不失為一個捷徑。然而回過頭來還是必須要有能發展產品的好環境以及誘因,政府能做的是鬆綁法規並健全投資環境,而非僅止於靠政府基金來扶植一兩家生技公司,如此只能達到短時的效益,而無法讓產業自己產生力量推動產業長期發展。

 

儘管如此,台灣生技業並非一片悲觀。台灣業者在生技類消費性產品上仍有發展機會,例如穿戴式裝置用於醫療保健用途即大有可為,誰也沒料到Fitbit在這方面如此出色,甚至已與追隨者拉開差距。

 

台灣業者若有心投入消費性生技產品的開發,必須對市場有創新的點子,需了解市場上競爭對手,以及了解取得進入市場的入門票價碼為何,同時能有技術上突破,好讓產品能變成受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孔繁建強調,有意投入生技產業的創業者需了解市場狀況,有明確的企業定位,才能降低創業風險。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30&cat1=20&id=0000541258_9XX188H763TA8U7BUOAU2 點此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