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S專訪沈志隆:掌握創新新藍海 首重瞭解產業與對接資源

DIGITIMES日前專訪台杉投資生技事業負責人沈志隆就目前台灣醫療體系進入到智慧醫療所需注意的技術及產業問題。以下報導轉載自DIGITIMES ::

 

創業除了是希望可以改變產業現況,也希望可以提升產業價值。在尋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瞭解問題是所有創業團隊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在協助新創團隊研發與商業化的過程當中,台杉投資生技事業負責人沈志隆表示,如何剖析產業與市場的成本結構,同時連結各國資源與技術,進以滿足市場痛點,在在都是生醫新創不可忽略且必須時刻研討的面向。

 

生技醫療生態系建置關鍵:物流與產業成本結構

由於醫療體系比較保守;醫學倫理也是各界關注的問題;行政法規的修正幅度與速度也都還在加快當中,然而也因為上述產業現況,使得台灣智慧醫療產業較無法以企業化營運的模式來發展。此外,也會讓智慧醫療與生技產業的創意團隊,以及跨出新領域及擁抱智慧應用的企業,在產品和服務推出市場前,難以聚集研發資源,推出產品後的市場開拓也還是不容易。

不過,這樣的情況不只在台灣發生,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醫療界,其實也都有發展的難題需要解決。沈志隆分析,這都與物流與整體產業的成本結構有關。就舉台灣的健保制度來說,健保是大眾化的醫療制度,這和美國的醫療保險給付制度就十分不一樣,也是造就部分無法快速提升市場接受度的原因之一。

 

智慧醫院痛點:行政管理

各醫院的管理問題,其實也是各界要發展智慧醫院時,很大的行政流程改善痛點。不過,每間醫院迫切要改善的內容與需求也都不同。沈志隆認為,未來的智慧醫院建置與營運管理的領域,誰能夠提供更好的管理制度與效率化服務,誰就能掌握發展的核心。

 

技術要創新 要有跨國連結

針對無論是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影像辨識,或是臨床手術上用的創新醫材,這些新創正在研發的產品或是服務的市場預期規模大小,也會是台杉投資團隊在投資評估時,相當關注的條件之一。沈志隆說,如果新創有機會將在台灣集結的優良技術輸出國外;或是有許多跨國聯結的機會;甚至能在同產業間做出市場區隔,那麼將會更有機會做得長久與獲得更多機會。

與其他產業相比,沈志隆也提醒,智慧醫療產業的進入門檻相對來說高很多,不僅是科技技術的要求,醫學界的領域知識與專業素養也不是輕易能夠模仿。此外,更有美國食品藥物與管理署(FDA)與各國當地的主管機關的認證等要求。雖然需要很多時間等待,但也提醒,加總這所有努力與等待後所推出的產品,不僅在全球的推廣與行銷有保障,也可以獲得謹慎的醫學界認同,並在科技業的技術輔助下,提供產業更多的智慧應用。

 

原文出處: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package_show.asp?cat=158&cat2=70&id=0000555178_2660787W8TD4AK7IT5GPW&packageid=13289&startshow=Y